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305章 平州大战之层层布防

所以,要经过多次的练习和总结,才能得到比较准确的距离。

为了得到相对准确的数据,李继岌的训练方法是采用倒推法。

架起来一丈长的原木,放在十丈远的地方;

架起来两丈长的原木,放在二十丈远的地方。

以此类推,让炮兵对两次目测之间的距离,尽量准确。

再一个就是炮筒的仰角。

子弟军的炮弹已经实现了定装药,不同的炮弹全重多少、装药多少,都是固定的。

反动弱用也对不同的火药进行了测量,算出了火药的热值和能量,就知道了这颗炮弹出膛时的动能,也就得到了初速度。

然后利用高中一年级的牛顿定律,就可以得到炮筒不同仰角下炮弹飞行的不同时间,然后结合拇指法测定的距离,最终确定攻击多远的距离,需要的炮筒仰角。

当然,给子弟军的炮兵们讲这些是比较费劲的。

因此,李继岌让物理学院的学员们制定了一张表格,上面详细记录了不同的炮弹在各种仰角下的射程。

炮兵在发射的时候,只要确定了炮弹的型号和攻击物的距离,就可以确定炮筒的仰角。

并且,合格的炮兵,一个最基础的标准,就是能熟记这张表格。

可以想见,契丹人无比巨大的抛石机在这样的炮兵和这样的炮弹攻击下,会是什么结果!

这一次平州城的扩建,因为有水泥和钢条的加持,筑城方法跟以往大不相同。

这个时代的城墙,底部十数丈,上部数丈,高几丈到十几丈(一丈三米三,基本是一层楼的高度。)不等,内部大多是夯土,里外侧和顶部用巨大的条石垒砌。

而钢筋水泥的城墙,却不用这般。

外观跟以往的城墙没有什么区别,但内里却是空的,修建成了兵营、弹药库、器械库等各种仓库,以及伙房等设施。

这样,守城的士兵就可以在城墙内生活和休息,方便及时上城作战。

四丈高的城墙,修建了四层楼高。

王思同筑城的时候,在城墙上对外的一面,在二层、三层、四层的墙体上,开了无数的射击孔,用以对外射击。

这个设计是王思同刚担任建设部尚书的时候提出来的,当时得到了李继岌高度的赞扬,让王思同很是得意了一阵,几乎惹怒了所有同僚。

城墙顶端有六丈的宽度,却分成了前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